來源:中考網(wǎng)整理 作者:中考網(wǎng)編輯 2017-01-04 15:56:53
櫻桃溝
周沙塵
櫻桃溝,又名暖谷,俗稱周家花園。它位在壽安山麓,從西山臥佛寺酉行,便進入了通往她的曲徑,徐徐前行,來到一處幽靜的峽谷,這就是聞名京城的櫻桃溝,是處避暑勝地。昔日這里有座明代的廟宇,叫廣慧寺,廟后廟前有果園,其中以櫻桃最多,故而得名。
進入櫻桃溝,便可聽得溪水瀑瀑,水清見底,兩旁怪石林立,溪上攔水成池,可養(yǎng)魚、游泳、澆灌林田。撫奇石,觀游魚,已足使人其樂無窮;而沿溪西北行,山間有野花,溪邊有芳草,這野趣橫生的地方,真使人流連眷戀。
沿小徑前行,至谷前,就可聽到淙淙爭爭的悅耳泉聲;尋聲入谷,便見一股清泉瀉流石罅之間,亂石參差,泉水被怪石所阻,分作若干縷,或伏石而出,或跌石而下,其狀似絲、似帶,紛呈多姿,聲細疾徐,頓挫有韻。清泉甘冽微寒,飲它一口也是莫大的享受。
山林間有一處山溝,名曰“退谷”。據(jù)說這是明末清初的學者孫承澤隱居的地方。他在此著有《天府廣記》一書,流傳于世。孫承澤利用天然山勢,種植松竹。余樹森先生對退谷的松與竹,頗有見解,他寫道:“退谷的松與竹,雖無廬山那種‘無徑不竹,無蔭不松’的氣派,卻也自有妙趣。傳說里的金章宗看花臺前‘橫拖嶺半’的古松,雖已無處可覓;但是,‘水源頭’側(cè)畔的‘石上松’,卻也引人入勝。在‘清泉茶座’吃茶,可以看到兩株白皮古松,為你撐開兩把翠綠巨傘。再看四周山巖,也間有古松屹立。松占山巖而將谷中一片平地禮讓于綠竹,由于獨得清泉的滋灌,所以長得蔥翠茂密、生意盎然?粗@蒼松翠竹交映的景象,我更覺得‘新松恨不高千尺,惡付應(yīng)須斬萬竿’這兩句的偏頗。松,挺拔蒼勁,逾百歲而不衰,固然可欽;而竹,又何‘惡’之有?它循乎自然規(guī)律,送舊更新,老了。就讓位于新竹,而自己卻又轉(zhuǎn)到另外的崗位上去,或建舍,或做器物,造福于人類。”而孫承澤種松植竹,建造亭臺,卻并非如此;他只想使這北國的山林變成南國山莊,據(jù)為私有,成為個人的世外桃園。雖經(jīng)三百年的滄桑變化,至今山中還有個亭子被稱作“退翁亭”呢。亭系孫承澤所建,他自號“退谷”。
沿著小路西行北折,又有一片郁郁蔥蔥的松林,穿過松林邊沿的青翠竹林,還有一座小巧的石亭,亭柱上刻著王維的兩行詩句;
行到水窮處,坐看云起時
亭子對面的巖壁間有篆文刻石,上鐫“白鹿仙跡,退谷幽棲”八個字。據(jù)說曾有一騎白鹿的仙人在此停留,這自然是傳說。由此西行,有一座從城里端王府移來的漢白玉精雕石橋,過橋走一段山路,閃出一處高大的石階,石階末端有座小門,門額上書“鹿巖精舍”四字。踏進小門就是櫻桃溝花園了。明代劉侗、于奕正合著《帝京景物略》中曾這樣描寫過此處的幽靜:“鳥樹聲壯,泉昔昔,不可驟聞,坐久,始曰:‘彼鳥聲,彼樹聲,此泉聲也’。”今人寄水先生則認為櫻桃溝花園,是以“天然”二字取勝,他寫道:“石階層層變幻,小徑曲曲迂回,數(shù)間精舍,半隱于樹蔭之中,幾座土臺,微露于石峰之側(cè),翠竹臨風,野花匝地,早春便有燕來,盛夏可聞蟬鳴,無時無處不給人以清新的感覺。”寄水之筆,描繪櫻桃溝,四時皆有美景,晴雨各秉異趣。只有身臨其境,靜坐片刻,才能識別峽谷中的情趣。
編輯推薦:2017年中考語文經(jīng)典現(xiàn)代文選讀匯編
歡迎使用手機、平板等移動設(shè)備訪問中考網(wǎng),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!>>點擊查看